在中國,鈣鹽法主要用于生產乳酸。鈣鹽法工藝技術相對成熟,但大多是間歇生產,能耗高,主要原因是從發酵液中提取乳酸的工藝不完善,需要用CaCO3將乳酸轉化為乳酸鈣,然后從發酵液中提取乳酸鈣。乳酸鈣用濃硫酸水解成乳酸,乳酸經進一步脫色、離子交換等工藝純化,得到成品。
為了從發酵液中提取乳酸鈣,傳統工藝通常采用結晶工藝。結晶過程可采用靜態法,即液體物料中乳酸鈣的含量濃縮至24%-30%。除去泡沫后,靜置4d-5d,使乳酸鈣晶體成熟。如果采用攪拌法,進料溶液可濃縮至20%左右,可使用臥式結晶攪拌器在15℃攪拌結晶約15h。晶體破碎后,用蒸餾水洗滌,得到純乳酸鈣。無論是靜態法還是攪拌法,工藝流程都是不連續的。結晶過程中需要大量蒸汽或能量,能耗大,產生大量洗滌廢水,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。

我們可以使用膜分離裝置從發酵液中分離提取乳酸鈣,從而取代結晶過程和蒸發濃縮過程,實現工藝流程的自動化和連續性。
膜濃縮分離設備具有室溫連續運行、無相變、僅以泵為動力、高效節能、生產過程無污染、易于實現自動控制等特點,在發酵行業具有非常大的潛力。與壓濾機、離心過濾器、硅藻土過濾器和壓力曲線篩等傳統分離方法相比,具有較強的競爭力。
膜濃縮分離設備的出現,改進了液化工藝和乳酸鈣凈化濃縮工藝,縮短了工藝流程,節省了結晶過程所需的大量冷源和濃縮過程所需大量蒸汽,減少了設備的一次性投入。膜濃縮分離設備可實現乳酸的連續、自動化生產,提高產品收率,降低成本,減少廢水排放。同時,由于乳酸的強腐蝕性,傳統工藝中的工人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受到傷害。通過物料運輸自動化,可以大大減少物料與人體接觸的機會,有利于降低勞動強度,加強勞動保護。

掃一掃!